利博会体育app(集团官网)
10月18日—20日,由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成都体育学院主办的“第十届全国民族体育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体育学院顺利举办。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李锦教授,成都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明建教授,成都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欧雪松教授,特邀嘉宾西藏大学丁玲辉教授和成都体育学院王广虎教授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成都体育学院科研处、学术期刊中心、中华国术院、武术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会。来自宁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侨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喀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河池学利博官网会员注册不了吗怎么办呢院、成都体育学院等44所高等院校的近3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成都体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体育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国术院副院长宋秀平教授主持开幕会。
开幕会上,王明建致辞,他热烈欢迎与会专家学者莅临成都体育学院新校区交流指导。他指出,民族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体育学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已经成功举办了9届的全国民族体育学术研讨会已成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李锦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奋楫·鼎新”生动诠释了我们的使命,“奋楫”体现了在民族体育发展道路上勇往直前的决心,“鼎新”彰显了追求创新、推动变革的勇气。并对大会对中国西南民族体育研究利博官网会员注册不了吗怎么办呢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研讨会的学术交流版块以主报告、专题报告和墙报交流3种形式开展。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政府参事、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饶远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李锦教授,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万义教授,成都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振勇教授分别作了大会主报告,大会主报告由成都体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体育史研究所民族民间体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洪珅教授主持。饶远教授在题为“体育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逻辑基点与实现路径”的报告中,探讨了“铸牢意识、体育为民、积极融入、守正创新”4个体利博官网会员注册不了吗怎么办呢育助力团结进步事业的逻辑基点,从“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发展乡村体育产业、保护民族传统体育、办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构建边疆体育治理体系”5个方面提出了体育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现路径。李锦教在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与中华现代文明”的报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总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大转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及传统意义研究等问题。万义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田野调查经验作了题为“体育研究中的田野调查工作随谈”的报告,强调研究应从单线思考转变到复杂思维,学会立足他者文化的解释和反思。陈振勇教授作了题为“武术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存状态研究与思考”的利博官网会员注册不了吗怎么办呢报告,结合自身经历提出,如何保持经典传统以及调适现代发展、彰显武术文化的现代价值、转变社会角色、找寻武术传承人的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空间等问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武术传承人群体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4个专题报告在新投入使用的图书馆阅览区进行,来自云南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学院、凯里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北部湾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高校的相关专家、学者,在书香弥漫的环境中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碰撞;之后的墙报交流,点评专家就选题、研究方法、论证过程、展开视角、创新性等方面与参会学者一一进行了交流互动。
本届研讨会以“传统体育趣味运动会”的形式增加了传统体育项目体验版块,10月20日上午,利博官网会员注册不了吗怎么办呢150余名与会学者在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一楼观看了来自云南景谷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陀螺代表性传承人——李少春的打陀螺展示,以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廖述兵团队带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抖空竹”的表演,同时,与会学者分组体验了蹴鞠、板鞋竞远、抢花炮、投壶、木射、射箭等传统体育项目。
此次研讨会的举行,对于引发学界关注我国民族体育的当代价值、探讨民族体育的高质量发展、以民族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推进作用。至此,以民族、民间体育研究为核心内容,涉及体育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术领域的学术会议——“全国民族体育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了10届,其理论结合实践、科研联利博官网会员注册不了吗怎么办呢系应用、精品铸就品牌的主张在学界广受好评,在全国民族体育学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会议由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民族体育专业委员会、成都体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体育史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高端智库——体育文化与宣传战略研究中心、成都体育学院中华国术院、成都体育学院民族民间体育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通讯员:徐斐斐 宋丹)